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精品综合国产二区,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籽籽同心”共奮進 一路錦繡一路歌

甘孜日報    2024年09月20日

寫在甘孜州第九個民族團結進步節(jié)之際

圖為瀘定縣“法律服務進萬家 民族團結心連心”法治宣傳活動現(xiàn)場。 本網資料庫圖

◎本網記者 蘭色拉姆

一個個溫暖人心的民族團結故事,讓“情與情相通”;一幕幕共建家園的美好場景,讓“力與力相合”;一項項穩(wěn)步增長的幸福指標,讓“手與手相牽”......這是我州民族團結的生動寫照,也是各民族邁向繁榮發(fā)展的典范行動。

歷史的長河中,各民族在甘孜大地上交流融合、共同發(fā)展,在“籽籽同心”中書寫民族團結的壯麗篇章,不斷繪就一路錦繡一路歌的新圖景。值此我州第九個民族團結進步節(jié)之際,我們一同回顧我州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奮進歷程。

和諧共生促團結

我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幅員遼闊,擁有18個縣(市)、289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居住著110.74萬人,他們來自藏、漢、彝、羌、回等42個民族。多年來,這些民族和諧共處,用勤勞和智慧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在這個過程中,民族團結佳話一次次被演繹。與之應運而生,我州取得了不俗的佳績——第一個把民族團結進步納入法治化軌道并頒布實施《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的地區(qū),四川省第一個啟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chuàng)建工作的自治州。

當然,我州的民族團結之路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斷的探索中穩(wěn)步前行。2014年,州委、州政府啟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chuàng)建工作;2016年,《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頒布;2019年12月,我州成功創(chuàng)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2022年,我州創(chuàng)新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團結進家庭”實踐行動,奮力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在民族團結的奮進之路上,我州始終有著明確的指引和堅定的方向,從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tǒng)攬,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主線,也是民族地區(qū)各項工作的主線”的重要指示精神,到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和省委涉藏工作部署,不斷創(chuàng)新豐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甘孜實踐,再到守正創(chuàng)新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團結進家庭”實踐行動,我州整體呈現(xiàn)出民族和睦、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我州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市)6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模范集體)16個,26名同志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成功創(chuàng)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市)、示范單位(模范集體)199個?!?+2+N”聯(lián)誼的“甘孜方案”全面架起6.5萬余名公職人員與26萬余戶農牧民群眾家庭及寺院僧尼的全覆蓋聯(lián)誼橋。300個“石榴籽工作中心”、2242個“石榴籽工作室”、2737支“石榴籽工作隊”、6087名“育籽員”,以“甘孜智慧”踐行“楓橋經驗”,全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創(chuàng)新舉措見成效

一直以來,我州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將其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石。從黨委政府到基層社區(qū),從學校企業(yè)到寺廟鄉(xiāng)村,處處涌動著民族團結的熱潮。為更好詮釋各民族同胞的深情厚誼,我州多措并舉構筑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和牢固的團結紐帶。

9月11日,我州深化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chuàng)建成果推進會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團結進家庭”實踐行動互觀互檢活動在鄉(xiāng)城縣舉行?;顒又赋?,要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chuàng)建成果,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chuàng)建升級版。這再度為我州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注入動力,也彰顯了各項舉措的卓有成效。

記者從州民宗委獲悉,近年來,我州聚焦黨的領導、文化認同、共同富裕、“三交”相融、依法治理、守正創(chuàng)新六大板塊,開辟了全州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新篇章。

隨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基礎不斷夯實、思想基礎不斷鑄實、物質基礎不斷殷實,新時代民族工作格局切實把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中央和省委、州委的決策部署上來,“五史”教育進一步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資源稟賦、生態(tài)人文、特色產業(yè)等比較優(yōu)勢高質量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

與此同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基礎不斷筑實、法治基礎不斷抓實、群眾基礎不斷堅實。我州建立了首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教育基地“浙里學堂”,全州78所學校與浙江省有關學校結成“聯(lián)誼對子”,兄弟市州交往交流交融得到深化,旅游發(fā)展新業(yè)態(tài)形成,各族群眾區(qū)域、城鄉(xiāng)雙向流動融居?!拌T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團結進家庭”實踐行動,為新時代甘孜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多措并舉齊抓共管,讓民族團結之花絢爛綻放、民族團結之力持續(xù)涌動,勾勒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的宏偉畫卷,激勵著甘孜兒女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奮進。



  • 上一篇: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 探索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
  • 下一篇:沒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m.ttxcyplsyxgs.com/html/xw/jjgz/104249.html
  • 临武县| 龙州县| 宁波市| 德格县| 东兴市| 蕉岭县| 公主岭市| 霍州市| 同江市| 新邵县| 南充市| 康保县| 临沂市| 邢台市| 宝应县| 醴陵市| 湖北省| 绥棱县| 商都县| 江陵县| 罗田县| 莲花县| 武威市| 桐梓县| 咸宁市| 资源县| 左云县| 三都| 永清县| 卓尼县| 易门县| 铁力市| 女性| 泌阳县| 潜山县| 达拉特旗| 宜宾市| 延安市| 左权县| 通道| 聊城市|